您选择的是最快速、最容易、最优秀的工业品选型网站! 免费热线:400-997-9962 首页 客户入口注册 帮助收藏本站供应商入口

工业互联网助力制造业转型

KYY (快易优) 2016/11/22 16:10:38

每一次的工业变革都是生产方式遇到瓶颈,工业4.0要解决的是运营

每一场变革或者革命能否成功的最关键问题是能否解决现有的矛盾,在制造行业,从工业互联网或者工业4.0的概念常被提及,那么整个行业所期待的工业互联网到底要解决什么样的矛盾呢?

首先来说,工厂的自动化一直以来都是发展的大势所趋,机器替代人工,除了减少成本之外,也将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理解工厂的自动化呢?

对于工厂的自动化,在刘菁看来,从底层到上层主要分为五个层级,底层是消费的硬件,即工业原产线,是执行层和控制层,再往上是运营和管理层,也就是监控数据采集系统;而最上层是ERP系统,而机器人概念是横跨在执行层和操作层之间。

在制造业下行的情况下,运营的效率往往不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提升,因为原材料成本降低有限的,所以只能够更加的精益生产,更能够节省就让效率提高,这样才能够让我的产品会有竞争力,所以工业软件在制造业下行的情况下是变得尤为的重要。

在工业领域,随着需求端差异化、多样化,用人工来实现财产调度一定是不现实的,所以软件的辅助成为最好的选择。

所以说其实每一次工业的变革,都是某一种生产方式遇到了瓶颈,比如从人到机器是产能遇到瓶颈,而从机器到自动化则是效率遇到了瓶颈。而工业4.0的本质是数据化、信息化、软件化。它所解决的瓶颈是运营的瓶颈。

工业互联网落地,企业面临什么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显而易见,工业互联网在概念上带来的变化是颠覆性的,是牵扯到整个产业链的变革,针对不同的企业,就需要针对性的实现落地。从落地的节奏来说,主要从三类模型中来看:

第一类,是做成品的企业,如做电梯的、减速器、变频器等等,主要以零部件为主,这类企业如果想拓展更多的业务方向,一般会遇到标准化硬件产品这一问题。一般都是通过分销商、渠道商、代理商销售,并且是面向各个行业,那么对于不同的行业,这类企业是不清楚具体的应用及具体的需求的。

所以简单的来说,对于这类企业来说,未来最大的难点并非技术,而最缺乏的就是对各行业的理解。

第二类,设备类或者机器人系统集成的企业;对于这类企业来说,他们做的是非标设备,即所谓的高端订制,这类企业是非常了解整个行业的工艺的,也就是工艺壁垒很强。那么它们未来的方向或者趋势怎样来做呢?

对它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更多的去理解软件层面,然后去做软硬件之间的协同,其次就是理念问题。智能制造的发展过程中,硬件的趋势是越来越标准化、模块化。而软件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实现这些标准化硬件的差异化。这对于设备类企业来说是走向工业4.0的必经之路。

第三类,软硬件解决方案商,显然,这类企业是工业4.0路上的先行者,比如在汽车和电子行业都已经有了整条线的解决方案。未来这类企业将在各行各业出现非常优质的龙头公司,并且将呈现各自的横向拓展。

哪些行业会成为智能制造的先行者

从消费领域来讲,这个进程会更加快一些,因为在2C端商业模式比较先进,所以消费类产品或者消费类企业,在数据化道路上会更快,并且更有潜力。

刘菁认为,根据数据判断,包装行业、汽车行业、医药行业相对比较传统,同时体量比较大,增速也不会太快。而金属加工等这些特定行业会是挣扎在盈亏平衡的边缘,同时,这类企业对智能制造的需求也非常旺盛,但缺少资金支持。

工业互联网 更多的是向数据化的迈进

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工业4.0,核心的理念就是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的生产制造模式。其所提倡的是全新的生产制造模式。

而这种改造更多的是向数据化的迈进,比如上文所说的EPR厂商,他们的优势在于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制造业在现阶段,首先是要设备之间的互联,而EPR是通过电子商务与客户的连接。

其次,就是通过数据分析消费习惯,然后通过数据产生的这些行为去挖掘更多的潜在需求,探索更多的消费可能性。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工业领域,实现数据化、信息化的工业环境之后,客户在下单时,供应商就知道该怎么去做。

所以,整个制造业未来可能将以电子软件为主导,但这必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阶段,整个工业领域仍处于连接到连接的过程,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从连接到智能,通过连接来构建数据体系,然后对数据进行搜集、分析和反馈加工,最好形成良好的判断机制,提供优秀的解决方案。其次就是数据的云化。

在机器替代人的过程中,也并非处于成本考虑,更多的是处于本质考虑,而目前看来,这种替代还远远没有到来。

通过智能化的连接,每个环节产生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处理,从数据中分析用户需求,真正发挥数据价值。这是一个真正的智能制造的内涵所在。同时,对于经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智能制造是实现制造业升级的内在要求,是重塑制造业新优势的现实需要。


上一篇:德国纽伦堡电气自动化展会即将开幕… 下一篇:中国制造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分享
建议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