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是最快速、最容易、最优秀的工业品选型网站! 免费热线:400-997-9962 首页 客户入口注册 帮助收藏本站供应商入口

包装印刷行业“工业4.0” 一次百年不遇的转型良机

KYY (快易优) 2015/8/21 9:56:13


包装印刷行业“工业4.0” 一次百年不遇的转型良机


包装印刷工业4.0


我们一直在行动!


2008年3月,我国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12月,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提出了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计划。


早在2006年,浙江东经包装集团就开始了早期版本的“工业4.0”尝试。东经认为新型工业化其实就是“一般生产力+信息化+标准化”。为此,东经组建了一个超过20人的信息化队伍,积极实施推行现场信息化、装备智能化、服务网络化及RFID与物联网融合的智能化工厂建设。


经过数年的智能化工厂建设,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已经具体呈现。原纸库存水平下降60%,节约流动资金2000多万元。现场生产作业计划执行率,提高23%,达到96.5%......


东经提出的“新型工业化就是‘一般生产力+信息化+标准化’”的概念很好地体现了“工业4.0”的精髓。其实施的信息化与工业自动化两化融合项目建设也与“工业4.0”完全契合。


工业4.0初级阶段


包装印刷企业如何改造?


对于目前绝大多数包装印刷企业来说,企业可以实施“工业4.0”初级化改造。


如改进物流系统,实现原料及半成品在制程之间的自动化流通。同时,可对设备进行信息化改造。


比如对装备增设工业参数监测系统,只从支持角度将管理系统中的任务参数(如完工时间、上道交付时间、输出物要求等)、图纸、工艺说明等同步到工作界面上,同时将装备中的各种状态数据、流程数据同步到工作界面中,提供有效的作业支持。如产品计数、压力、温度、模具参数、电压参数等等,并给予阈值警示。


度过工业4.0的初期阶段之后,包装印刷企业的更高目标应该是系统化地引进智能包装印刷设备,这类智能设备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的指令实施生产。此外,包装印刷企业需借助无线互联网和物联网,实现和供应商及客户智能生产线的对接。


工业4.0远景分析


包装印刷工业该如何实施?


那么,以纸箱、彩盒、印刷品制造为主的包装印刷企业该如何实施工业4.0呢?“包装地带”微编关国平认为,包装印刷企业只要把握好两条线,就能让企业借助“工业4.0”的翅膀一飞冲天。


第一条线,包装印刷企业应该有计划、分步骤地建造适合自身产品特点、满足客户需求、配有先进设备的“智能工厂”。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技术、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实现网络与信息物理系统(CPS)的融合。


包装印刷制品企业“智能工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适合自身的信息物理系统(CPS)。该系统将原辅材料、订单信息、制程物品、运输交货、客户服务和操作管理人员进行互联,实现由分段操作、集中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基本模式的转变。最终建立起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第二条线,包装印刷工业4.0的另一个核心内容就是逐步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


“包装地带”微编关国平认为,未来包装印刷制造企业的生产前景应该是这样的:工厂车间配备几台或十几台智能化设备,制程中的半成品通过信息系统自动控制的地板链和输送车进行流通。“智能制造”的流程中,每一个包装制品都有一个芯片或者二维码。这个具有“大脑”功能的芯片或二维码可以指令包装印刷设备印刷什么样颜色、模切成何种形状及进行哪些后道加工等。工厂的员工则可借助智能手机或中央控制系统进行查询或全程操控。


不仅于此,未来包装印刷“智能工厂”将不会再制造统一的、毫无差别的产品,而是在一系列的包装印刷设备上,生产亿万种定制化的产品。这些产品凭借芯片或二维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配送到客户的智能生产线上。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进入“工业4.0”时代的步伐正在加快。中国的包装印刷制品企业必须正视这一发展趋势,积极加入到信息化与工业自动化的融合进程中来,融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实现“互联网+包装”的发展模式,将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传统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对众多包装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生死存亡的挑战,也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转型良机。


上一篇:广州 7亿支持智能装备产业 探索建… 下一篇:柔性制造对于现阶段的制造业行得通…
分享
建议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