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曾被称为“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地区悄然掀起的工业企业“机器代人”浪潮,正是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目前“机器代人”势头正旺的当属深莞佛三市.随着企业机器人的大量投入,生产线上的工人被替换,“无人工厂”或将逐步实现。日前,东莞市长就大方坦言,年底将有两个“无人工厂”投入使用。
近几年随着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工数量下降,不少工厂频频出现招工难的状况。自2014年开始东莞市推出“机器换人”专案,政府出资6亿元人民币支持当地工厂进行生产线升级,将机器人引入工厂。2015年东莞甚至还出台了一份振奋人心的规划:到2025年,将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产值超过1200亿元。
“世界工厂”东莞在推进“机器换人”,打造无人工厂上无疑是下足了功夫的。不仅发展规划上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在财政支持上也是非常给力。东莞设立了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建立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推广补助机制,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
2014 年11月,投资27亿元的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揭牌成立。该基地由以世界顶尖机器人专家、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教授为带头人的团队牵头建设,在未来5至10年的时间里,全力构建创新科技产业化生态体系。今年东莞提出强化金融服务支撑,推广事后奖励、拨贷联动、租赁补贴等方式,解决企业“机器换人”资 金难题,把东莞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应用示范城市。
当下,东莞在机器人应用领域一直领先国内其他地方。8月19日日,广东省全国人大代表到东莞进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题调研。代表们听取东莞市市长袁宝成关于东莞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情况汇报并召开座谈。袁宝成在会上大方透露,今年11月,东莞将有两个无人工厂投入运营。
袁宝成还透露,东莞连续五年每年安排20亿元扶持科技创新,出台鼓励企业建立研发风险金、开展技术改造的相关措施,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此外,东莞在机器换人方面的投入亦是不菲,全市目前已有六成工业企业启动“机器换人”,实施505个项目,总投资42.6亿元。年底两个“无人工厂”投入使用后,东莞机器人产业将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