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 2015 国际投资论坛”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论坛设置了1场主旨论坛、5场专题论坛和1场投资专家沙龙。而主论坛“智造国际投资新格局”,无疑是整场大会的重头戏,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东方电气董事长斯泽夫和联合国工发组织总干事李勇等嘉宾出席。
马云的登台让现场掀起了一轮高潮,马云指出,过去30年属于互联网企业,未来30年将属于传统企业。未来30年,传统制造业会迎来巨大的变革,传统企业会因为互联网而发生裂变、发生重构,带来创新,是智能制造。“过去20年我们习惯把人当成机器,未来20年则要把机器当作人,未来制造业靠的是大脑和思想力”。
中投顾问高端装备研究员贺在华指出,8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7%,创09年3月以来新低,可见我国制造业发展进程逐步放缓。制造业企业为突围困境,开始拥抱互联网,实现“互联网+制造业”。制造业企业正借助互联网平台,构建新型产业链条,从交易环节的简单价值传递升级为从研发、设计、生产到销售环节的价值创造和增值。此外企业需根据“微笑曲线”在产品设计、销售环节加大投入力度,减少生产环节的制造成本。
互联网的纵深推进,再加上供求关系倒置,行业市场已逐渐从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完成产品多样化生产成为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动力。互联网平台的建立降低了制造业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成本,改变了传统大批量、大规模的生产方式。凭借智能制造、柔性制造、精细化切割生产模块再组合,制造业企业可以针对消费者的具体需求,实现大批量、多样化的产品生产。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制造个性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方向。
美的、格力、海尔等传统家电充分利用家电企业体量大、产业链较为成熟等有利条件,加快机器人研制步伐,主要因为一方面机器人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能够较好的提高产品的生产能力,减少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传统家电企业的利润空间逐渐压缩,而机器 人产业发展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再加上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其产业前景明朗。传统家电纷纷开始转型迈向机器人产业,探索企业新的发展路径、寻找新的盈利点。
智能制造是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实现产品自动化、智能化的制造过程,这将改变车间机器生产的运作模式,向工厂自动化迈进。在生产设备上来看,自动化、智能化机器设备提高了产品生产的效率和精度;从车间层面来看,机器设备间能够互相通信合作,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能力;从工 厂整体来看,能够根据市场供需和供应链情况,对具体的生产任务进行多个车间、多条生产线的统一调度,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产成本。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研 制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人与智能制造系统的交互,从而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及智能化方向发展,重塑制造业产业结构。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使得电子商务平台逐渐融入企业的销售环节,从原来传统的供销模式转变为线上线下(O2O)全渠道营销模式,这不仅为制造业企业减少了中间的流通环节、降低了销售费用,还可以加强企业与消费者沟通,加深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另外也可以让企业直观了解客户的特征以及消费习惯,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服务。这种极具时效性的沟通提高了产品销售能力,且扩大了企业的市场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