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我介绍的是工业4.0,但是我们不要过度的去强调工业4.0。首先,我们看的还是工业3.0,我们在这里面利用的是电子信息、信息通讯技术,进一步的优化我们的生产,使我们的生产能够进一步的自动化。其实,工业4.0的概念并不是由德国政府提出来的,而是由ICT公司的创始人提出来的,他说我们要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工业,所以,我们要不断的连接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
接下来,我给大家看一个表格,在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大概两千多年前的工业的情况。我非常认同赵教授的想法,工业4.0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地方,在德国也是试行,其实世界上很多地方,他们的工业生产水平,可能也就是停留在“工业3.0+”或者“工业3.0-”,或者是“工业3.0”的这样一个阶段。
这张图片跟上面的有点类似,但是它更强调的是一种合作关系。现在中德两国之间非常注重在发展工业方面的合作,李克强总理和德国的默克尔总理,他们已经签署了一个长期的协议,就是致力于发展“中国制造2025”以及德国的工业4.0。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又跳过了几张幻灯片。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如何实现工业4.0也好、“中国制造2025”也好,重点是在哪里?或者如何实现物联网、人联网、工业4.0。
关于工业4.0,在德国有一些做的比较好的企业,像西门子、SAP等等。在中国也有一些比较好的企业,像华为、沈阳机床,或者是成都的一些企业,这些都是比较成功试点的企业。关于我们成功的因素,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很强大的联盟,这里不仅包括企业界的,还有政府和研究机构,这对于我们成功的发展公共资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对于联邦政府来说,有一些机构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下周德国一个州的州长会带一个企业代表团来到沈阳,进一步和沈阳探讨关于合作发展工业的问题。
工业4.0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如何安置我们现在所有的一些工人,可能通过高度的工业自动化之后,将不再需要这么多的工人。那么,如何来安置这些工人,解决这些工人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已经有一些研究显示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创造一些新的就业机会,但是对于这些新的就业岗位,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在数字化领域会有比较好的竞争力或者好的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