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谈到2016年经济形势时讲,我们今年整体面临的困难可能更多更大,形势更为严峻,我们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因为无论是国际也好,国内也好,2016年的整体形势比2015年还要错综复杂。
在谷歌机器人AlphaGo和李世石的围棋大战中,李世石败北,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表示,虽然机器在逻辑分析推算方面,能力会远超人类,但是依然是属于人类操控的工具。
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核心技术是飞控系统,还是发动机,亦或是电池,这些技术的来源最终都指向了人类的创新。
在3月13日举行的第五期“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训练机构审定培训班”上,柯玉宝说,“民用无人机行业所涉及的知识和技术,只有1/4是跟航空有关的,剩下的3/4则是和IT紧密结合,所以很多无人机企业将自己归结为科技公司,而不是通航企业。”
柯玉宝继而谈到当前的现状,“IT人才其实并不匮乏,航空领域的专家我们也有,真正匮乏的是既懂研发技术又掌握航空知识的人才,只有这两个领域都精通,才称得上是行业的精英人才。”
按照这个标准,当前无人机行业大部分都没有核心人才,就拿飞控厂商来说,有名的企业不过10家左右,很少有企业自己开发飞控的,因为成本过高,几十个人一两年才能研发出来;而高级性能的飞控则需要上百个人花上几年时间。“目前市场上的飞控有开源的闭源的,有些企业用开源的飞控,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改进;也有些企业要向其他企业购买自己用,那也只是买到产品,技术是得不到的。”柯玉宝如是说。
“整个行业的发展要依靠人才的培养。”柯玉宝说,目前行业内的人才培养是个上升趋势,比如一些校园开设了无人机专业,或者增加了相关系统的课程。从近日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可以看到,许多高校已逐渐开设无人机相关技术的课程,比如河北科技大学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吉林化工学院的飞行器制造工程等。
对于无人机行业相关人才的培养,要从头说起,即从上游的研发制造开始,就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否则从根本上就没有创新。而目前大部分研究性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机构,柯玉宝认为,未来这些人才要到企业中去锻炼,把实践中得到的知识再与理论相结合,也就是从学习到实践,再从实践回到学习,如此良性发展。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