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是一个新生的生命力,而工业设计作为其中一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制造行业面临转型的时候,极其需要引入工业设计作为创新的驱动力,来引起整个智能制造行业的量变和质变。”广证恒生总经理兼首席研究官袁季如是说。
有数据显示,产品设计成本占产品成本的10%左右,但却决定了产品制造成本的70%~80%;在产品质量事故中,约有50%是由于不良设计所造成的。另据日本日立设计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增加1000万日元的销售收入中,来自工业设计的贡献占52%,来自技术改进的贡献仅占21%。
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智能制造正面临快速发展,而以工业设计为创新驱动力的智能制造,将迎来更为重大的市场机遇期。
新战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副所长李进科指出,国产机器人市场空间巨大。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由于起步较晚,基本还处在产业化的初期阶段,市场相对比较小。虽然在近两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取得长足发展,但是外资品牌仍占有绝大部分市场。受益于相关政策的扶持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拉动,2015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实现了稳定增长。
新战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共销售工业机器人11275台,同比增长76.8%,按可比口径销量增长27%,是2014年全年销量的66.5%。2015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全年销售总量将超过2万台,同比增长40%左右。
3D打印行业专家应华表示,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各类基础材料,通过逐层堆积来构造物体。与规格化、手工制作和劳动力密集的传统制造相比,3D打印具有智能化、定制化、数字化和设计即生产、随时回应市场需求等特点。
工业设计广泛应用于3D打印领域。3D打印智能制造的应用首先是在传统医疗上,体外支架、植入式模型和心脏支架等。3D打印未来甚至可以做心脏打印,真正植入跟人体组织的分子成分相似的材料,来替换人的部分心脏组织。为人类健康和幸福感带来极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