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已有60年的历史,无数次出现在科幻作品中,它本身并不神秘,并且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算法已经在很多方面得到应用。
电脑算法将让我们做出超乎感情的决定。在尤瓦尔·赫拉利的想法里,过去人们询问父母或者牧师,我应该嫁给谁,或者娶谁。现在人本主义告诉我们,要听从自己的内心,想和谁结婚就和谁结婚。但如果从数据的角度来看,你要想知道跟谁结婚,只要有候选人A、B,拥有强大计算机算法的谷歌和亚马逊就可以告诉你答案。
计算机的算法会告诉你:“从你出生我就开始跟踪你,你所有的邮件、读过的书,心率、血压,我知道你的DNA,你所有的E-mail我都读过。你去跟不同的人约会的时候,我都知道他们对你的心跳起到了什么影响。据对你的这些了解,我建议你跟A结婚,不要跟B结婚。我太了解你了,我甚至知道你不喜欢我给你的建议。你想让我说跟B结婚,因为B更好看。我没有忽略颜值,B的美貌我也考虑了,但是我仍然建议你跟A结婚。”
“我不害怕人工智能,我怕的是它来得不够快。”《硅谷百年史》作者、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家皮埃罗·斯加鲁菲(PieroScaruffi)这样说。
两年前,他与朋友合写的《硅谷百年史——伟大的科技创新与创业历程(1900~2013)》在中国翻译出版之后,被中国IT界奉为了解硅谷最为便捷生动的必读书。
他提到,现在硅谷到处都是人在讲奇点——未来可能有一个机器比我们人类更加聪明,甚至聪明到我们都没有办法控制了,“这个听起来特别吓人。”
人工智能的飞跃建立在摩尔定律的基础上,有很多深度学习上的进展,特别是数学上的进展是非常快的,但是没有摩尔定律任何事情都不会出现。
“我们看人类和机器的关系,一个情况是机器变得越来越聪明;另一个情况就是机器不怎么变,但是人类变得越来越笨。所以我们希望这个图灵点不要被错误的方式达到。”皮埃罗·斯加鲁菲这样说。
在深度学习领域,皮埃罗·斯加鲁菲认为今天的机器人只能在高度结构化中才能做得更好,但是常识并不是机器人来学习,而是需要人们重新找到一个逻辑的通道,要让机器人可以按常理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