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创始人们有大视野,背后有大资本家的支持,并且面向的是一个语言统一、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消费者市场。美国公司和他们的敢于冒险、擅长技术的创始人的结合使他们得以雄霸数字时代的所有消费者主导的商业模式。对于欧洲脸书的期待到现在为止都是枉然。
对于传统的制造业供应商来说,“赢者皆赢”的效果还无法实现。因为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所需,比如零件、机器、原材料仍然非常多元化。脸书相当于21世纪的电话簿,因为每个人对电话簿的要求很相似。然而人们对于医学技术制造商或是汽车、机械制造商的需求却多种多样。
数字化在这些领域也没有停止脚步:传感器预警缺料,机器之间相互通讯,RFID芯片可以提高如亚马逊之类的网络交易平台和供应链的效率,几乎所有B2B公司都已使用这一技术。
工业领域的数字化进程并不十分坎坷,著名的“颠覆”至今也未发生。尤其因为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对工业产品的需求的增加使德国至少到目前为止,还可以在数字化时代中获益。
“联网“等数字技术当然也会渗透制造业。根据德国数字协会Bitkom与波士顿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相比其他国际竞争而言,德国在工业4.0领域有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