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被定义为制造业的信息智能化,包括更高层次的互联性、更智能的设备和机器与设备之间的通信。
对于未来工厂而言,在智能控制基础上的智慧工厂的各种智能生产设备和产线将能根据具体情景进行自动调节并作出更多的自主决策。今后,随着智能工厂在世界各地的出现,工厂之间的地理边界和数据隔离可能成为过去。对各个行业来说,工业4.0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它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逐步实现传统工厂到智能工厂的转变。新技术也将导致更多灵活的、可持续的和环保的生产线的出现。
工业4.0最终将导致制造业和工业的一个与以往任何时刻都不同的显著变革。从长远来看,“连接”是未来工业最醒目的主题词,所以生产者,生产要素(设备,工厂,物料),供应商和客户工都将在连接的范围之内。工业4.0将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各种嵌入式终端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备和交通工具,通过信息物理系统编织成一个智能网络,使得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产品之间,人与设备之间,人与产品之间,人与人之间通过该智能网络实现虚拟与现实,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持续的互联互通,信息交流,行为交互。
工业4.0的目标是智能制造,其精髓是智慧工厂,其基石是精益生产和信息互联。而这一切都需要硬件,软件,大数据和管理系统的支撑。
未来工业发展方向
1.数据就是核心:未来工业对于各种产品数据,运营数据,价值链数据和外部各种客户数据的大数据积累,模型建立以及实施数据的精准分析将是工业4.0的生产体系区别于传统工业生产体系的本职特征。
2.层出不穷的创新:围绕信息技术将分别实现新的智能技术,工业技术的融合与发展;智能产品和装备的涌现;以及智能生产模式,产业生态和组织机构的创新。
3.高度集成化:在企业内部实现把所有生产、运营环节信息的无缝连接,即实现企业内部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纵向集成;在企业之间通过价值链及信息网络实现研,产,供,销无滞衔接的横向集成;在企业与客户之间通过各种先进的互联和社交工具实现共享价值链的端到端集成。
4.生产方式大转型:实现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性制造转型;从生产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在工业4.0时代,机器设备具有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它们提供的信息、统计数据和动态分析通过互联共享能够使生产变得更智能、更精益、更节能。